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研究
关于循化县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循化县人民政府:http://www.llqfya9.com    来源:    创建时间:2015/7/1 10:36:17    

关于循化县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毛学鸿

近年来,我县以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重点,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有效释放商事制度改革红利,市场主体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加快转型,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呈现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为进一步摸清了解全县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当前影响和制约全县市场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探索营造市场主体发展最优环境的有效途径,近期组织县工商等部门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全县市场主体基本情况

截至20155月底,全县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达4284户,从业人员 22385人,注册资金44.2亿元。其中,国有集体企业107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2.5%,注册资本20977万元;私营企业1388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32.4%,注册资本324100万元;个体工商户2286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53.4%,注册资本21798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503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11.7%,出资总额75618万元。据测算,全县每千人当中拥有市场主体的24人,每千人拥有注册资本2589万元,每千人在我县从事市场经营的达到317人。

(一)国有集体企业保持平稳、比重小。全县拥有国有集体企业107 户,注册资本20977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从企业经济性质看,国有企业42户,占总户数的39 %,多数为国有工业企业和金融商业企业;集体企业26户,占总户数的24%;公司制企业33户,占总户数的31 %;其他企业6户,占总户数的6 %。从行业分布看,全县国有集体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

(二)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截至5月底,全县私营企业发展到1388 户,投资者人数达1802人,雇工人数达14668人,注册资本324100万元。按企业类型划分,合伙企业9户,占0.6 %;个人独资企业713户,占51.4%;有限公司666户(含自然人独资公司107户),占 48 %。由于有限公司的投资主体明确、责权分明,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带动了私营企业发展。尤其是“个转企”和新《公司法》颁布后,放宽了有限公司的准入门槛,极大激发了广大业户办理有限公司的热情,今年1至5月,新成立了134户有限公司。从行业分布看,在私营企业中,制造业132户,占9.5%;批发零售业152户,占11%;农、林、牧、渔业881户,占63.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户,占1.4%;居民服务业38户,占2.7%;房地产业16户,占1.2 %;建筑业45户,占3.2%;住宿和餐饮业32户,占2.3%;采矿业20户,占1.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户,占1%。

(三)个体工商户稳中有进。截至5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2286户,资金数额21798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7%和419%。由于个体工商户注册简单,经营灵活,见效较快,目前仍是个体私营经济中的生力军。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呈井喷式发展态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截至5月底,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03 户,其中种植业 197 户、养殖业 302户,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4户。出资总额 75618 万元,其中货币出资额60935万元,非货币出资额14683万元。100500万元的257户,5001000万元的13户,成员达2598人。主要涉及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产品销售等。

二、全县市场主体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经营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全县市场主体已逐步由传统的农牧业、商业、手工业、服务业、饮食业向新型建材、房地产开发、农业科技开发、文化产业等领域延伸拓宽,种植、养殖、交通运输、建筑建材、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农副产品、旅游产品加工、沙石采掘、流通服务等行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经济形式从过去行业单一的个体工商户向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发展,经营方式从过去简单的批发零售、代购代销向联营联销、品牌专卖、连锁经营、网络销售等信息化方向发展,并且随着经营场地扩大和经营品种的增多,特色经营自成风格,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粮、油、果、畜、草等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带动了一、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通过鼓励、引导和扶持,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全县市场主体逐渐向复合型、集约型、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从“量”到“质”上都有了一个飞跃。如线椒、核桃等清真食品产业和圆顶帽、拜毯、袍服等民族用品产业,不仅起到了支柱作用,而且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经济格局。

(二)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的发展使社会资金得到合理使用,资本积累不断增加,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发展优势越来越明显。从过去投资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十几万元,到现在的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涌现出了仙红、博艺、好地、白驼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企业。据县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资料表明,截至目前,全县注册资金在百万元以上企业达 624 户、千万元以上企业达 115 户。

(三)发展实力不断增强。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和竞争,全县市场主体不断向科技型、效益型和品牌化转变,产品的含金量和科技成份不断提高,高质量产品、名优品牌产品已生根开花,发展实力明显壮大,竞争优势明显增强,企业知名度明显提高。我县个体私营经济普遍注重品牌意识和企业形象。截至目前,全县注册中国驰名商标2件、青海省著名商标13件、海东知名商标9件,分别占全市总数的50%60%35%。企业品牌实力得到明显增强。

(四)人员素质整体提高。随着市场主体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所呈现的旺盛的生命力,全县一大批高校毕业生和知识分子、复退军人、机关分流人员、下岗职工和国企中的厂长、经理也加入了个体私营经济队伍的序列,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专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结构日趋多元化;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理念、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的逐年提高;质量意识、优质服务、文明经营已深入人心;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社会化管理已经成为个体私营业者的共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集体企业发展缓慢截至5月底,全县国有集体企业户数与上年同期持平,一年内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不少国有集体股份合作企业纷纷走向“关、停、并、转”之路。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采取职工入股等方式改制、重组为有限公司,部分原含有国有股份的有限公司也纷纷将股份转让给自然人,转为私营登记管理。另一方面,受经营机制所限,一些国有集体企业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所以新申请开办的国有集体企业很少,并且多数人认为,只要经营有方,私营企业比国有集体企业更有发展前途,他们不再想挂靠国有集体企业,而是积极办理有限公司、个体、独资等私营企业。同时,由于新《公司法》实施,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门槛降低,更受到自然人投资者的青睐。

(二)私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由于长期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各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考虑,仍然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意向小微企业放贷,由此导致大企业锦上添花有余,小企业雪中送炭不足;由于个体私营企业的社会资源有限,受经营观念、经营范围、经营者个人能力的影响,又缺乏必要的信用体系,银行很难识别私营企业的信用素质,银行虽然有大量存款余额,因担心无法收回贷款,所以不敢给私营企业贷款;由于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加之银行担心长期贷款带来风险,几乎没有一家银行对个体私营企业真正开放长期性的基建和技改贷款科目。为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以上这些是导致个体私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从而制约着许多前景好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三)部分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高。由于长期以来民营企业粗放式经营管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水平,忽视产品的科技含量,缺乏品牌意识和企业文化意识,财务制度不规范、劳动用工制度不健全,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难以改变产品单一、类同、科技含量低的状况,造成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发展速度与质量明显脱节,企业利润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后劲。

四、对策及建议

(一)突出重点,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县的大部分企业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重视程度,在税收、融资、技术、市场准入等方面重点支持,推进企业做大做强。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创业资本,鼓励更多的自然人和社会组织成为市场主体。同时,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优化服务措施,加强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经济实体向第三产业延伸,力争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较大幅度增长。

(二)调优结构,形成产业发展规模效应。立足实际,指导各类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在产业结构上,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产品结构上,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能力。在企业结构上,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企业特别是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资源、强强联合、抓大治散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布局结构上,认真落实小区建设的有关规定,坚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区位优势相结合,加快企业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企业集中连片开发,向小城镇和园区聚集。

(三)创新思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努力创新融资机制和手段,用市场的办法拓宽融资渠道,借助资本市场扩大资金来源、缓解资金难题。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开发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鼓励各商业银行对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有效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积极引导企业用股权质押的方式进行融资,盘活“静态”资本,帮助企业将“死股权”变为“活资金”,为企业融资开辟新渠道。

(四)优化服务,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一是鼓励企业广泛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有技术实力的企业联合,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二是加快人才开发。积极抓好企业职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技术素质。三是推进创业扶助。对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城乡退役士兵等特殊群体给予重点帮扶,引导、支持其从事个体私营经营。四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加速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设计、营销、核算等全过程的应用,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尽快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及骨干企业的联网工作。五是加快项目落地。县发改、环保、工商等相关部门要密切沟通,帮助企业解决立项、环评、登记注册等问题,使项目尽早落地、尽快投产。六是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为目标,切实抓好企业的质量、成本、安全等专项管理,向管理要市场、要品牌、要效益。七是加快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重点在市场准入、商标注册、合同订单等方面,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跟踪服务,引导其规范经营,走加工增值的长远发展道路。八是积极推动信用建设。定期开展诚实信用教育活动,树立讲信用、讲秩序的良好风尚,逐步建设非公经济信用中介机构和信用风险担保机构。

(五)培育品牌,着力提高市场主体竞争力。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将创品牌纳入发展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以品牌带动骨干企业,以骨干企业带动优势产业,培育造就一批产品档次高,市场占有率高、产品知名度高的品牌产品。引导企业以管理为核心,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监督体系,着力创建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

 

 

        (作者系循化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相关链接  
· 关于县城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2016-03-25]
· 关于循化县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2015-07-01]